2014-01-02 10:59:38 中国广播网 【 大 中 小】
12月20日,加多宝“凉茶改名案”一审败诉。这场旷日持久且本该结束的案件,却因为加多宝当庭提起上诉而又将无止境地延续下去。但经过旷日经年的纠缠和一次次败诉后的“困兽犹斗”,加多宝让消费者感觉到的,却是与其广告相反的内容,其无止境地在法律上纠结,在悲情中营销,在网络上谩骂,在终端上暴力,加多宝生产的这口凉茶的“味道”实际上已经改变了。
加多宝“改名说”背后只是想再搭一程便车
加多宝声称,“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表达的是客观事实,是加多宝苦心打造了全国销量领先的凉茶,现在 “改变的仅仅只是产品名称”。
在这个解释里,加多宝避谈品牌而强调品质,其实是有意识引导人们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广告发布之前,“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是且只是王老吉凉茶。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产品,加多宝没有权利去改变名称。
加多宝的“改名”广告使消费者误以为王老吉凉茶和加多宝凉茶为同一产品或“王老吉”已改名为“加多宝”,其实就是要继续享用“王老吉”这个知名商标的红利。因为商标是无价之宝。举个例子,如果可口可乐工厂被一把火烧毁,可口可乐公司依然可以凭借其商标屹立不倒,其商标仍然风靡全球,产品依然可以继续畅销。
加多宝一直因为“王老吉”品牌被收回说自己“委屈”,但是,租约到期收回却是理所当然的事。就像香港在英国人手上变成国际化大都市,租期一到英国政府也得归还一样。作为商标租赁人,从一开始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自己将商标价值提升了多少,它永远都是商标所有权人的。作为被许可人,只能通过销售商品来获取利益,而不能直接分享商标增值部分。本来是自己的品牌,却突然之间被别人说“已经改名”,按照加多宝的逻辑,王老吉是不是更委屈呢?
对于加多宝来说,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从一开始就着手策划商标租赁许可终止后的取代商标,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顺利完成过渡,另起河山,而非在租赁合同到期之后蒙蔽消费者、继续蹭搭“王老吉”便车。这样的做法非但缺乏一个大型企业应有的大气之风,更把消费者至于可欺骗对象,无视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实在有失诚意。
悲情营销、虚假宣传或一时获利却并不能基业长青
在失去商标之后,加多宝过度的心有不甘使其行为屡屡失常,在营销方面,悲情营销就成为惯常手段,其发表“对不起”、“拼爹”系列微博,在给公众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博取了不少同情分。加多宝很懂得,中国本来就是人情社会,情比法更容易打动人心。除了打悲情牌,加多宝又发布“改名说”、“10罐7”等系列涉嫌虚假的广告,玩起文字游戏,蒙蔽消费者。这种行为不仅超出了市场道德的范畴,更是触犯了法律底线。而一味的悲情并不能代替法律,谁真正“委屈”最终也会真相大白。
古语云“适可而止”、“物极必反”,知法守法是商业和社会伦理的底线,利用非常甚至非法的手段,或许可以一时获利,得到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同情。但当真相大白后,这个品牌只会在公众心目中降分,甚至遭到厌弃。如今加多宝的再次败诉,法院对其虚假宣传的认定让更多的消费者了然,如此加多宝不值得他们信赖与追捧。
旷日持久的官司使得两个凉茶品牌为此都投入了巨大精力和资金,但对产业发展来说,不论谁输谁赢,民族凉茶产业都会受到损害。其实作为后来着,加多宝大可以向百事可乐学习,遵守最基本的商业道德、职业操守,在与可口可乐的良性竞争中,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最终双双发展成为世界级品牌,这值得人们尊重。
而作为百年老字号,王老吉在这场竞争中真正表现出了一个大型企业应有的大将风范,表现出了一个真正有胸襟、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的风范,在收回商标后稳扎稳打推动产业升级,并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更大的国际化蓝海。前不久在茶饮料行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王老吉荣获了第一名,品牌深入人心。相比单一的赢官司,王老吉通过自己的踏实努力,恪守诚信的经营赢得市场、赢得人心更值得企业学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我们需要竞争,而在发着社会之中,我们更需要知法守法,企业要想基业长青,不正当竞争当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