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月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访问量近125亿次,上传裁判文书总量超过4131万篇。自2013年7月开通以来,中国裁判文书网经过四年多的运行和努力,已成长为全球体量最大、最有影响的裁判文书网。 一份份鲜活的裁判文书,即是看得见的正义,摸得着的公平,同时又是一个个可传颂的法治故事。中国裁判文书网近125亿次的访问量表明,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以后,人民群众可以足不出户了解法院审判工作,可以指引社会成员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培养诉讼群众形成理性的诉讼预期,可以更好地遵纪守法、规避风险,进一步改变了人民群众学法用法的方式,对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治宣传、树立法治信仰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开源于自信,公开促进公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执法司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公信力。中国裁判文书网近125亿次的访问量说明,通过裁判文书上网,文书公开走向了规范化和制度化,构建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可以增强法官内心的理论性自律、司法良知和职业责任感,增加案件审理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减少影响案件公正审判的各种不正当因素的发生几率,促进审判权的公正行使,真正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落到实处。 这对于通过文书公开倒逼司法权力规范运行、提升裁判质量、提高司法公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同案不同判必将削减司法公信,中国裁判文书网近125亿次的访问量表明,借助裁判文书上网,可以促进类案法律统一适用,提升审判质效。中国裁判文书网汇聚了全国3000多个法院的裁判文书。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和参考类似案例,已经逐步成为广大法官办理案件的重要环节。目前,通过对海量案件办理流程、裁判文书观点的数据分析,全国很多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辅助办案、审判管理系统,为法官办案提供类案推送、法律检索、流程指引、绩效展示等智能服务,有助于实现裁判标准和尺度的统一,为新型、疑难案件办理提供参考借鉴,切实提高人民法院审判工作质效。 “案例是法治的细胞,是微缩的法治。”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白建军所言,“一个司法判决中,既有立法,又有司法;既有实体规则,又有程序性规范;既有字面上的法律,又有各方当事人所理解的法律,以及法官对法律的生动解释。可以说,不在乎案例的法学研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学研究。”中国裁判文书网近125亿次的访问量表明,裁判文书大规模公开,加之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裁判文书上网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一个巨大宝库。通过收集、挖掘和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开数据,政府、企业、律所、学术机构等来自不同领域的法律服务需求者可以获得精准高效的法律信息服务以及定制化的智能解决方案,使法律与科技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裁判文书网近125亿次的访问量又一次证明,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裁判文书网也逐渐成为展示我国现代法治文明的重要窗口。据媒体统计,中国裁判文书网访问量覆盖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中,访问超过10万次的国家有55个,访问超过100万次的有14个国家,超过1000万次的有6个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访问中国裁判文书网高达5.17亿次。中国司法正以昂扬、进取、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